電腦測色儀在計算機印花時的分色處理
發(fā)布日期:2014-07-08
點擊:1904
印花的篩網(wǎng)或花筒是用黑白膠片翻制的,Ann系統(tǒng)可以直接輸出整幅的黑白膠片,但畫稿或花樣往往只畫了一個小的花回,需要該系統(tǒng)將此花回在豎直、水平方向上連曬數(shù)倍才能形成整幅的圖案,然后輸出黑整幅膠片,這就要求花回的設(shè)計要照顧到連續(xù)性,接回頭處理的目的便是為了讓一個小花回能做到這一點。
接回頭所用的菜單是“Rotate”(旋轉(zhuǎn))、“Tilt”(滑動)及“Scale”(裁剪)
(1)選取含單個完整花型的最小面積,虛線框中所含的區(qū)域即為一個最小完整花回。注意,我們在掃描區(qū)域選擇時,就已考慮到為了接回頭方便,故所選范圍大了一些。我們可以從中找到和花回中A、B點,實際上,A、B點就是由A、B點連曬而成的。
(2)Ann系統(tǒng)處理接回頭的原理,就似一剪刀(當(dāng)然是計算機內(nèi)部處理)將圖案從中間剪斷,然后將上、下兩部分交換。這時,我們只要主A與A(豎直方向是B與B)相重疊,豎直方向的回頭即可接好,左右方向接回頭也同理。
計算機接回頭處理完畢后,屏幕所示圖案是無錯們和扭曲,如錯位明顯,可利用上述功能鍵繼續(xù)接,有時更換A、B 接頭點位置,可等到更好的接頭效果。
回頭接好后,選Inage(花回)菜單中的Double(縮放)改變計算機內(nèi)的圖案尺寸,根據(jù)計算公式推算像素數(shù)后填入。
接著進入并色處理,它將圖案的色彩(256種)歸類為圖樣的顏色種數(shù),掃描過程中,由于布紋、花樣的雜色,折皺等影響,原樣中的某一色塊,進入系統(tǒng)后反映在屏幕時,可能變?yōu)樵S多種相近的色彩,并色處理,就是將其還原來的色彩。
并色之前,先要取色。所謂取色,就是從圖案中按原樣的色彩種數(shù)取出每一色的代表色,進行第一次并色,這時畫面已較清晰,然后進行第二次取色,就方便多了,所以取色數(shù)量一定要大于或等于原樣的色彩種數(shù),但要將畫面并為原樣套色數(shù)。
注意:色彩種數(shù)為布樣或紙樣當(dāng)前呈現(xiàn)的色彩數(shù);而原樣套色數(shù)是印染時選用的套色數(shù)。有時套色疊加形成新的顏色,故色彩種婁大于套色數(shù)。
并色過程分取色、并色兩個過程。
取色所用的工具是Colors(顏色)中的Edet Groups(套色編輯)菜單。
套色編輯中所取的顏色為標志色,取完后需經(jīng)過并色。并色所用的工具是Colors(顏色)中的Pack Groups(并色),并色得到的效果是邊轉(zhuǎn)換為新選取的標志色組成的新圖案,與原稿相比,它的顏色雜色大大減少(但有時與原稿相比會有所失真)。
如你在并色過程中希望看到過程并色情況,可選用Colors(顏色)中的 Groups palette(組色態(tài))菜單,它使你可看到在組色調(diào)色板的狀態(tài)下,清楚地看到并色后圖案的效果,重選該菜單,過程并色取消,畫面回到原稿(中途取色)狀態(tài),所以也稱Groups palette(組色態(tài))為假并色。
并色工作完成后,所調(diào)出的是一幅選擇的顏色組成的新圖案,調(diào)色板的顏色是畫面上的顏色加兩套工作色,可以用這兩套工作色,利用Ann系統(tǒng)的菜單及繪圖工具對畫面進行修改處理。
樣稿修改完成后,即可進入分色過程,即單色稿過程。取單色稿的第一步是取色(和并色一樣),調(diào)用的菜單是Colors(顏色)中的Edet Groups(套色編輯),所不同的是,它所植取的顏色不進入組狀態(tài),而是直接調(diào)出。第二步是圖像轉(zhuǎn)換,即將所取的圖案由8bit輸出轉(zhuǎn)化為1bit輸出,所用的工具是Options(參數(shù))中的Mono Out(單色輸出。第三步是組存單色稿,此過程是將取出的當(dāng)前圖像為兩種顏色(黑、藍),其中被取出(或選中)的顏色為藍色。其余的顏色均并為黑色,所用菜單是File(文件)中的Group Save As (存單色稿),存儲的文件以1bit的數(shù)字結(jié)構(gòu)存儲,大大減少了圖像所占用的計算機內(nèi)、外存容量。
所做的花樣有幾種顏色,就要存儲幾幅單色稿,此單色稿也叫分色稿,如將取出現(xiàn)一圖案的單色稿合并,又會生成一幅與原分、存單色稿前相同的彩色圖稿。一般在分色制版操作中都要進行單色色稿合并,即重新生成彩色圖稿,以檢查所做的分色稿有否然后再安上述取單色稿的過程取出,分色稿。用戶可直接將搞件存取單色稿,即在Mono Out(單色稿輸出)狀態(tài)下,按Group Save AS(存單色稿)鍵存盤。